某建筑公司特大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洗錢案
★基本案情
2017年12月,遼寧省某市公安局根據市國稅稽查局移送的案件線索查出,犯罪嫌疑人鄒某自 2015年以來,以丹東市某某建筑安裝公司的名義與云南某某鋁業有限公司簽訂工程項目,在工程購進原材料的過程中,為了抵扣進項稅,通過中間人張某某取得了天津某某景匯有限公司開具的9組增值稅專用發票,價稅合計105萬元,并向張某某支付了8%的開票費 , 共計8400元。公安部門以此認定,丹東市某某建筑安裝公司涉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件。該案涉及8個省區,257家企業,50余個自然人,涉案金額100多億元。該案涉及區域廣、人員和企業眾多,犯罪分子采用虛假注冊公司、票貨分離、網銀結算等手段進行犯罪。
★案例評析
(1)對可疑交易的精準分析和研判是案件偵辦的基礎。在案件偵辦中發現,犯罪團伙利用虛假身份注冊公司或購買公司,實施票貨分離,作案手法隱蔽,給案件偵破帶來困難。通過深挖犯罪嫌疑人所依托公司的客戶身份、注冊資本金、業務經營范圍等信息,分析犯罪嫌疑人的賬戶資金交易流動情況,涉案公司違法逃稅犯罪行為得以全面厘清。涉案公司和人員為使資金交易混亂,規避監管,往往采取虛假公司之間、虛假公司與虛假個人之間、虛假個人與真實個人之間頻繁劃撥資金,沒有真實貿易背景,賬戶交易呈現出短期內相同收付款人頻繁發生等額資金收付行為,賬戶不留余額,過渡賬戶性質極為明顯。
(2)整合反洗錢監管部門、公安和稅務三方資源優勢,深化合作內容,是案件調查工作取得成效的保障。充分發揮反洗錢監管部門客戶信息調查優勢、賬戶查詢優勢、金融機構盡職調查優勢、大數據分析優勢,結合公安部門在稅偵、技偵、網偵和外圍調查等方面的優勢,以及稅務部門票據信息管理優勢,使得案件的深入調查以及最終偵破水到渠成。
(3)總結破獲的涉稅案件,完善涉稅可疑交易監測指標和模型,是進一步提高研判涉稅犯罪類型的有效手段。此案涉案賬戶和資金交易特征與結算型地下錢莊極其相像,如多家公司經營異常,捏造注冊地,法人代表失聯,資金過渡特征明顯,資金快進快出,跨銀行跨區域交易特征明顯等。除了上述特征,涉稅類案件線索特有的特征是行業屬性明顯 , 鏈條內都是從事同一類行業的公司,銀行賬戶資金空轉現象較為突出,資金整進整出,資金匯出后又匯回,鏈條內資金交易對手和區域相對固定,交易金額巨大,交易極其頻繁。此案為進一步完善涉稅可疑交易模型提供了實例借鑒。
以上案例選自反洗錢名家經典圖書——《金融機構可疑交易與洗錢犯罪類型分析》